8月6日的《天津新聞》中,報道了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赴市市場監管委調研,并現場察看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企業登記監測管控等平臺系統的新聞。
此次為市長匯報演示的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企業登記監測管控平臺,均由海智大數據提供引擎智能化能力的支持與服務。在海智營商環境指控產品的持續賦能下,市場委開始逐步通過利用積累的數據來支撐優化服務、發現風險、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了國清市長關于提高干部的數據素養,養成用數據說話、數據管理、數據決策的大數據思維和習慣,提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指示。
8月6日上午,張國清市長來到市市場監管委,詳細察看了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企業登記監測等平臺系統等平臺系統,聽取了智能監管能力建設情況。他強調,市場監管委在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積極探索,值得充分肯定。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生態宜居、辦事方便、心里踏實、成本競爭力強的營商環境。要處理好活力、秩序、安全的關系,堅持放管結合、底線思維,激勵更多市場主體創新創業。要推動監管對象從企業和平臺向人和活動轉變,逐步積累數據、科學建立模型,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和智能化水平。
市長還強調,要不斷提高干部的數據素養,養成用數據說話、數據管理、數據決策的大數據思維和習慣,提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要緊緊圍繞數據應用,推動數據歸集開放共享,不斷提高源頭數據質量,深入挖掘和發揮大數據的商用價值、民用價值和政用價值,推進數據資本化,為智能產業提供盡可能多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支持,努力將天津打造成智能科技產業高地。
此次為市長匯報演示的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企業登記監測管控平臺,是海智大數據為助力市場委有效采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依托自身在政務大數據技術及業務理解方面的優勢而打造的市場監管大數據平臺,均由海智大數據提供引擎智能化能力的支持與服務。在海智營商環境指控產品的持續賦能下,切實以行動貫徹落實了市長關于提高干部的數據素養,養成用數據說話、數據管理、數據決策的大數據思維和習慣的指示。真正做到了以大數據思維,助力政府部門更加高效的利用沉淀的市場主體數據資源,提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順利開展市場主體登記改革工作。
天津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平臺,是海智大數據所打造的企業登記網上辦理大數據平臺,能夠實現提交設立申請、上傳申請材料、人臉識別、實名認證、材料確認、電子簽名等環節的全流程網上辦理,讓企業辦照“最多跑一次”。
平臺具備三大特色功能:
一是云端報送機器人打通數據孤島。申報人一次填寫信息后,平臺在自動生成登記材料的同時,即將數據匹配其他部門的業務需要進行精確推送;申報人辦理企業登記時,數據可自動推送至一口式系統,避免了企業信息重復錄,顯著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二是人臉識別+金融級實名認證。全程電子化平臺直接連接市公安局人口信息庫,申報人辦理實名認證時,借助開通的支付寶和微信雙通道,即可通過上傳身份證件和采集人臉圖像,通過與公安系統信息的比對,直接完成身份驗證和金融級實名認證,有效控制風險。
三是網上電子簽名。平臺開通了手機微信和支付寶雙通道,用于申報人進行電子簽名。企業用戶經過實名驗證,即可在手機上進行電子簽名,平臺可將簽名智能匹配到自動生成的申報材料中的相應位置,再多的申報材料,也只需簽一次。
企業登記監測管控平臺,是為助力提高辦事部門工作效率,而開發的行政審批工作可視化管理及窗口辦件人員績效考核統計的大數據智能管理系統。平臺利用大數據可視化技術,以綜合可視化看板的形式,對全市范圍內各區縣分局企業登記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實時統計與展示。
該系統主要包括接件信息預警、流量排隊統計、排隊預警、網上登記預警、工商人員審核情況統計等功能模塊。通過看板,登記主體類型、新設企業投資來源、大廳總體接件數、網上登記數以及每一位審批干部接件數等數據一目了然;對于業務辦理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潛在風險,系統將自動發出預警;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工作任務具體落實到事到人。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依托監管平臺對各大廳工作情況的真實反映,多維度協助領導和工作人員通盤掌握企業登記工作開展情況,用真實、準確、及時的數據支撐領導決策。
未來,海智大數據將繼續在實踐中逐步積累,積極建立各類大數據模型投入市場監管;以更加智能的市場監管大數據產品和服務,助力政府部門養成大數據思維,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發現問題,用數據決策。